• 产品分类导航
  • 群基火花机|电火花机|放电机
  • 群基轮胎模火花机|轮胎电火花
  • 群基加工中心|数控石墨雕铣机
  • 台湾建德磨床|建德磨床|磨床
  • 台湾建德铣床|建德炮塔铣床
  • 台湾旭正铣床|龙门加工中心
  • 台湾金和车床|精密数控车床
  • 主新德内外圆磨床|无心磨床
  • 台湾宇青磨床|台湾精密磨床
  • 沙迪克火花机|沙迪克放电机
  • 沙迪克慢走丝|沙迪克线切割
  • 站内搜索
中国制造业数位转型平均只需要一年

制造业转型

中国制造业数位转型平均只需要一年(制造业转型

中国政府在2015年就提出了中国制造 2025计划。预计在2025年,中国将从制造大国变身为制造强国。到了2035年,目标将是超越德国与日本。

在中国制造业者已经有许多成功的转型实例,举个例子来说青岛海尔,打着新一代互联网工厂,终端消费者可以在任何一家合作店家内订制下单,会直接传到工厂,同时自动运输。中国已经有办法结合互联网与制造业,打造出类似智能生产线的概念。

而台湾相较于中国政府,晚了整整 2 年才提出行政院生产力4.0作为台湾制造业者转型的蓝图。相较之下政府辅导效率已经慢别人一步的台湾制造业,再不做出改变,就会被数位浪潮给吞没。

为此记者特别访问了微软企业及合作伙伴事业部-行业事业部经理,Stellar Zhu朱沪君。他拥有17年制造业领域工作与顾问经验,并是中国工业4.0发展的合作伙伴之一。跟随他的脚步,共同剖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转型情况与目标,与目前世界制造业转型的案例,藉此提供台湾制造业者前进的蓝图。

过去十年中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低,但往后可就不一定了

记者:想请你先介绍一下自己过往的工作经验。

朱沪君: 在加入微软之前,我拥有17年制造企业和企业咨询的背景,其中15年在中国大陆担任公司的行业顾问。从我自己擅长的领域来说,企业的制造资源整合、企业工程制造排程,还有企业的产业技术实施以及企业转型是我的重点能力背景。

记者: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的状况大概是怎么样?

朱沪君: 过去10年很多中国制造企业,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还是处在工业2.03.0时代,这个时代它生产供应自动化程度相对来讲比较低,不只如此,工业化、信息化的能力、资源整合、企业的运营整合,绩效和利用率都比较低。 这是中国制造过去10年来的模样,过去10年的制造企业主要利用信息化辅助功能来提升制造绩效。

那从近年来讲,工业4.0这个话题在大陆非常的热,可以看到有各式各样数字化、智能工厂与绿色产业链,不管是从协会、政府以及企业本身都不断在寻求出路,大家都朝这个方向积极地努力和准备。

记者:是什么时候开始工业4.0这个词在大陆变得非常的火热,它跟中央的政策是不是有任何关系?

中国制造业升级目标:不仅要当制造大国,还要当世界的制造强国

朱沪君:你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点,我们先讲工业4.0,它起初是由德国政府提出的战略计划,目的是为了在未来的工业制造有竞争上的优势。主题包括了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以及智能服务。与以往工业2.03.0时代相比较,工业4.0时代更关注的是未来制造业和商业模式如何解决客户市场,制造企业除了供应产品的销售以外,未来还要提供更多软性制造的内容,包括售后服务、后续服务等以取得更多的产品附加价值,这个是我们讲到的工业4.0

其实许多国家都想要去倡导自己的工业4.0,也想去制定自己的标准和发展。中国大陆的中国制造2025最初是在2014年的12月被首次提出来,然后在20153月在国家会议当中提出。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目标是藉助创新启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等可持续性发展,以提升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这个概念。对中国企业来说中国制造2025是一个机遇,用来推动各方面的创新战略,提升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塑造能力,在我们这边的话以俗语来讲叫中国制造精神。

五个让中国制造业者在2025年前一定要数位转型的重大原因

记者:当中央会提出这样的政策,一定是对应到一个产业现况的脉络,就象是你刚刚说到在过去中国制造业自动化程度并不高,那是在什么样的需求,让中国的制造业者开始意识到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自动化生产程度,还有中央政府对经济产业的考量是什么?

朱沪君: 从中国大陆制造业本身遇到的问题和它本身所遇到的挑战来看, 我自己觉得有几点问题使这件事情是不得不提:

欧美制造业回流、东南亚新兴劳力国崛起,制造产业大搬风

一个是面临发达国家在再工业化的趋势, 也就是我们提到欧美制造回归的风潮, 这个好像是2010年从美国开始,发达国家有一些内部压力和考虑到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大家也都知道中国制造的客户都是向海外输出,所以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压力 , 还有从整个世界制造业的格局来说,新兴国家的制造也是一种压力,面临这两个压力双向挤压之下,转型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目前墨西哥主要是以欧美市场为主,还有像亚洲的越南和印尼,都是相对劳动密集,他的相对制造成本比较低,这些都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制造业对讯息化需求急速提升,目前市场风口大

而第二个方面是我们看到信息化程度的有待提升,包括软件、工业数据、安全等方面,相当一部分的企业还是处在工业2.03.0的状况之中,在产业链的结合和调整上,要达到工业智能制造的需求,信息技术手段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中国生产仍受原物料、环保规章限制

第三点就是中国目前还是有很多高端的原材料供应都是依赖进口,导致部分的缺口和受限,资源的利用率相对来说也比较低,同时也因为能耗和绿色方面的压力,导致许多企业不得不向这方面尝试改变。

研发至上,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仍有成长空间

第四点是自主的研发能力还是有许多提升的空间,中国的制造企业在核心技术积累、技术创新和本身的品牌形象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人才、人才、人才!制造业高端人才需求成长

最后一点是高端人才的储备,对新的形式和发展需求还是有很大的缺口。

从这五点来看中国在工业4.0所看到的挑战和压力,有5大工程是确立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装装备创新工程, 这是政策上所推动的五大领域发展,只要有好的项目和工程的企业,就有机会申请地方及国家资金补贴。

中国制造业的绝对优势: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项目最齐全的制造产业链

记者:听起来政府非常注重中国制造业的产能提升和产业升级,这样的理解对吗?

朱沪君: 首先从大陆来说,制造大国的规模和数据,中国仍就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大以及发展速度最快的,中国和台湾相比来说,他拥有的是全球规模最大,项目最齐全的制造业 ,他也因此有通过工业互联网驱动转型的强烈动力。

回到你的问题,中国的互联网发展速度是不容小觑的,一方面他是个人口大国,一方面他拥有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产业,讯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差距相对较小,所以具备以讯息技术驱动制造升级的能力,他是具有发展空间的。

另外我相信你们多多少少会听到许多的大陆企业,不断的在尝试走向海外并扩大辐射区, 也有些成功的案例象是大疆无人机和小米手机,他其实在为未来的市场发展和客户群体在做一些积极的准备。

网络与生产链整合最佳案例:C端用户直接透过网络向青岛海尔家电厂下订单

记者:那互联网加和中国制造2025的相连点会是什么?

朱沪君:他的相连点我觉得是在,利用讯息化的手段和互联网加这个平台来打造新一轮智能工厂的建设。用一个比较明显的案例来说──青岛海尔, 他推出来的口号就是打造新一代的互联网工厂。 你可以在网络上申请他的互联网工厂的透明参观日, 他打造的互联网概念是消费者可以在任何一家店里订制下单,然后会实时传到工厂接受这个订单,同时自动输送,类似打造了一个智能无人线,也就是完全没有人操作的生产线,以及模块化的生产和到用户的配送,都是一系列的制造加智能。

政府投资源有计划的带动产业改革,宁波变成中国工业 4.0 示范城市

关于工业4.0大陆政府意识到两个核心的驱动力,一个是技术创新,另一个是金融资本,他们相辅相成,从技术创新来看,从刚刚提到五大工程全面实施和展开,也找了许多城镇作试点示范, 像宁波是成为第一个试点示范的城市,目前有超过15个城市,成为技术创新的示范城市,同时他与德国工业4.0对接,展开了紧密的合作。

中国北方的沈阳就是第一个以高端设备制造为主题的合作平台,例如宝马将技术最先进的整车工厂、发动机工厂以及本土以外唯一的研发中心都设立在这,但他的合作范围不仅仅在于跨国企业,他其实通过这个平台已经举办了至少13次的国内外来访组团以及跨国的合作机构,如德国商会、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等,这是个不只对于大企业,是对中小企业也扶植的平台。在青岛的中德生态园,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两国合作联盟,有投资建设80亿的家电产业,还有1亿美元的绿色印刷工业4.0,最近还有叫模块建筑制造商业,也是中国政府最近努力扶持的一些企业, 包括许多中小企业也是重点的扶持对象。

不用等政府领导,中国的汽车产业自主转型

记者:刚刚提到很多从政府方面协助制造业升级转型,那有没有案例是中国某大制造业者自己非常努力的提升自己的产能,有没有这方面的案例可以分析?

朱沪君:有,汽车工业是制造业中的重要的代表产业,汽车工业本身有他行业的特殊性,如果他不做工业 4.0 的转换,他会在本轮的竞争当中失利。我们最近在讨论一个比较火的话题是上汽集团联合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他们现在打造了一款叫做荣威RX5的车子,典型车联网体系下的一款车型。目前在市场的反应是非常高的,他的价格定位也非常具有吸引力,一台两驱的互联网配置的车约人民币约160000左右,性价比很好, 这款车推到市场上也迫使其他的车厂感受到了发展转型的压力 , 微软也正在和其他车厂谈说怎么样在这个游戏过程当中产生各自的品牌影响力和战略发展方向。

利用HoloLens远端修电梯,国际电机厂服务速度提升400

记者:那有没有其他案例是成功转型成工业 4.0

朱沪君:我提一个案例,微软全球现在和ThyssenKrupp这家电机公司合作的案例,ThyssenKrupp每天有超过1200台电机在运行,有超过十亿的用户在搭载他的电梯,搭配使用了HoloLens以后,ThyssenKrupp的工作人员可以在维修之前,就能够把问题带到现场,并且现场可以远程访问技术讯息,还可以将远程专家,透过HoloLens请到现场参与解决问题,这个运用节省了维修时间并舒缓了技术人员的压力,有最初的现场试验已经表名,使用这个技术使得服务速度增加高达四倍。

记者:我想问,在中国你认为一个传统,完全没有智能化、数据化的厂商,逐步数字化转型的期间大概要多久?

朱沪君:目前我们看到的智能工厂比如青岛海尔、奥克斯这样的企业, 这样的转型周期以我了解是在一年左右去全新去打造一个互联网工厂(智能工厂)。

中国制造业对于台湾的看法,以及中国台湾未来合作可能性?

记者: 那回到台湾和大陆的制造业关系,台商几乎都在珠江、东菀设了很多厂, 那你觉得他们这些台湾制造业有没有被法吸收中国制造产业转型的经验?

朱沪君: 因为我自己觉得因新技术浪潮的冲击, 台湾制造业也在寻求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的突破 ,大陆和台湾其实都在寻求新一代的技术产业,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向上,这都是两岸发展的战略重点。应对这个新的形式, 两岸的制造产业的对接,其实是一个新的机遇,从而达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发展

我自己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是从人才对接,第二个是产业链的上下对接,第三个是产学研的结合。

在智能制造落地,工业大数据建设等能力,台湾人其实还是有竞争力的 ,在掌握这个工业大数据,采集、挖掘、分析等手段实现智能化加客制化,其实并不是一个轻轻巧巧的一件事。以工业来讲,它的复杂性和挖掘性和消费领域还是不同的, 我最近听到说友达在大陆想走工业大数据,最后他绕了一圈,选择了跟台湾清华大学合作 ,除此之外我刚提到中德在工业4.0的合作是非常密切的,不过很显然中德合作有一些其他的问题存在,比方说成本还有语言的通用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两岸的合作机会也是非常大的,无伦是从地域、成本、语言,在通用性与实用性等方面,两岸的基础和关系在这方面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产业链上 我觉得台湾的企业可以加入自主厂商和一带一路的建设来扩大输出区 ,不要从竞争的角度来看自主厂商或一带一路的政策,也可以视为一个通道,搭上顺风车来扩大区域,另外大力的发展绿色产业、互联网加智能制造、机器人等产业,来实现产业链上的资源互补,我刚提到中国未来也有可能仍旧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地,最后就是从国际项目研究提升产业技术更新等方面,引入产学研的合作试验模式,这也是台湾和大陆能进一步合作的地方,像我刚举的友达和台湾清华的案例。

记者:如果单从台湾的角度来看,台湾厂商觉得大陆制造业快要超越台湾了,他们感觉是被威胁的,你觉得大陆的企业要怎么样给这些台湾厂商一些启发呢?

朱沪君:我觉得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 ,因为两岸在发展工业和制造能力方面,的确是会有一些重复性,特别是在自主厂商的道路上,但是大陆制造链和规模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可以不要把眼光着重于目前的产业线,可以从我刚提到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绿色产业储存等,其实台湾还是有很多产业在往这个方向发展。

台湾制造业者在中国制造者眼中还有什么优势与劣势?

记者:台湾目前看起来在制造业上有何优势?

朱沪君: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对于不同产业链来说,其实中国政府有不同的扶植政策, 台商目前在中国还是电子业等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为主 ,与中国现在的一些发展政策有一些冲突,比如说像自主制造、自主品牌,他在某个程度上和台湾的制造业还是有一些竞争关系的。 在其他方面象是绿色工业,反而台湾还是有一些优势,政府一直在推荐绿色工业链工程,其实是想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食品安全的透明度,台湾在这方是非常突出的,所以就这方面台商还是有一些发展机会。

记者:好,那我想要请问一下,你刚其实有说到台湾有什么优势,那你自己从两岸的角度看台湾的劣势,目前制造业你观察到的缺点或者是它可能未来发展致命伤是什么?

朱沪君:我了解到的是台湾在大陆的制造企业,目前来看电子产业较为集中,相对来说它的技术竞争比较激烈,技术的封闭性还是比较大,它的互相竞争封闭形成了一个闭环。要如何突破?必须能够有更多开放性和包容性的资源整合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记者:了解,那你觉得台厂的生意被抢,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技术不够或市场不够,还是单纯是规模不够?

朱沪君:产能可以走合作的道路,我举一个例子从侧面来讲这个问题,像大陆现在有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有激烈的同业竞争。 比方说我一个箱包产业,他要去接海外的一个大陆品牌的单,他的这个产能,以自己制造厂是没有办法以最好的价格去迎接这个单子,因为如果要接这个单子,可能要有额外制造工资及其他的成本,还有额外产线的负荷,以及维修的费用和备件的费用,那与其利润拿得这么低,为什么不通过技术上的手段打通这个行业?可以看到跟我同类型的企业他有多少产能,大家一起合作,这样大家都会有比较好的降低成本,可以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在满足整个产业的需求,再让整个产业里的企业能够有生意继续做下去。

中国制造业数位转型平均只需要一年友情链接:台湾制造业高端制造行业德国智慧工业